RSS是一种网络提要[3],它允许用户和应用程序以「标准化的计算机可读格式」访问网站更新。 订阅 RSS 提要可以让用户在单个新闻聚合器中跟踪许多不同的网站,该聚合器会不断监视网站的新内容,而无需用户手动检查它们。 RSS 阅读器可以内置在浏览器中、安装在台式计算机上或安装在移动设备上。
—— Wikipedia 机翻
RSS 起源于互联网时代的早期,那时候还没有如现在这样的 App 巨鲸(Facebook、Twitter、Google、腾讯、抖音……)。大家使用 RSS 「抓取」自己喜欢的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 App 巨鲸崛起,我们只要注册一个账号,App 巨鲸就会喂给我们资讯。我们无需再去自己订制源。App 巨鲸会基于我们的浏览喜好进行「持续推送」…… 所以,RSS 渐渐的被历史淘汰了。
这无疑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然而,有些有趣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个必然的过程是「对」的吗?RSS 还有可能复兴吗?今天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
「顺应人性」的和「对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此,活下来的就天然正确。
然而,这个粗暴的判断是有问题的,很多时候,活下来的是「顺应了人性」,而不是「对的」。
例如,如果我们认为「健康的食物=对,不健康的食物=错」。美式快餐在世界上活得非常好的原因不是因为它对,而是因为它顺应了人性。
同理,为什么是「基于推荐算法的 App」活得很好,然而 RSS 却没落了呢?
我认为是因为——
基于推荐算法的 App 顺应了人性,但这并不说明其正确。
老话说「忠言逆耳」,说好听的话是顺应人性的,会得到人们天然的喜爱。
同样,根据你现在已有的喜好去推荐内容是顺应人性的,也会得到人们天然的喜爱。
然而,就如同沉迷于美式快餐会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不健康一样,陷入推荐算法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精神健康」。

我们可以绘制一个简单的模型去描述它。
假设初始状态下我在 App(如抖音)中表现出了「喜好 A」和「喜好 B」,之后 App会不断给我推荐「喜好 A」和「喜好 B」的内容,从而加强我对「喜好 A」和「喜好 B」的偏爱,然后不断循环……
用户陷入其已有喜好之中,自然是符合 App 利益的——因为用户有了黏性。
但这真的符合用户的利益吗?
我有一段时间沉迷于「肥皂剧」,所以我的 Timeline 上是肥皂剧。然后突然有一天我「断舍离」了。我想跟肥皂剧一刀两断,但是 App 依然会根据我的喜好来推送肥皂剧。
这是推荐算法的本质——「不断加强你的已有喜好,创造你对已有喜好的黏性,进而成为对 App 的黏性」。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本质在精神层面是封闭的,不开放的。在「推荐算法」的系统下经历漫长的时间,我们最终会走向一个状态——我们不再增减喜好,而是已有的喜好不断增强。
「即使链接互联网,我们依然会成为一个又一个封闭的系统」。
反之是 RSS。RSS绝对是反人性的,需要自己去搞一个个的订阅源,然后还要自行手动管理——就跟我们在家去做复杂的中餐似的。

然而,这种牺牲换来的是一个开放的、令人舒适的信息系统!
如上图所示,基于 RSS 的系统中,我们有喜好 A 和喜好 B,我们可以自由地去控制各种喜好的「流量」,比方说「喜好 A」相关信息每天推送 100 条,「喜好 B」每天推送 50条。也可以自由地「断舍离」——我原来喜欢「钓鱼」,订阅了很多「钓鱼」相关的源,现在我不喜欢了,Ok,把所有的相关「源」Cut 掉!
TimeLine 瞬间清净了。
因此,这个系统是「开放的」,使用这个系统的人也必将具备「高度的开放」。
开放才是互联网的本质精神,不是吗?
以上就是关于第一个问题——RSS被淘汰掉这个必然的过程是「对」的吗?的一些思考。
在「下」的部分,我们将会探讨第二个问题——「RSS 还有可能复兴吗?」
在给出分析与结论的同时,我还会描述「我所认为的下一代 RSS」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