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衰落
如果非要用一种方式来定义自己20岁的日子,那可能就是豆瓣青年。那个时候我常常说自己是一个活在豆瓣上的人,豆瓣上的“听过”,“读过”,“看过”就是自己的日记和周记,会和拥有很多相同喜好的豆瓣用户成为友邻,甚至在生活中见面一起喝咖啡去live house,也曾经因为和人讨论尼采开始吵架然后一个晚上气到睡不着。从现在回过头看,甚至一些文艺青年之间莫名其妙的鄙视链也有些让人怀念。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东西从豆瓣上被消失了,先是南方周末小组因带有时政信息和民主意识形态被强制解散,一切书影音因为各种意识形态或者包含“色情”内容而被下架,一些豆瓣广播在被秒删之后收到一封警告你不当言论的豆瓣私信,甚至一些用户账号在没有打一声招呼的情况下被永久禁封。。。就这样,我们在豆瓣上开始和各种看不见的大象生活在一起,我们没法继续自由地分享书影音,而是要小心翼翼地避开某些敏感词,和审查员玩一些捉迷藏。是的,我们政治性抑郁了!
以太网联合创始人Gavin Wood:今天的网络已经损坏了,而且是从设计上造成的。

反抗与逃离
我们后来也在某位精通计算机的的天才语言学家朋友的带领下短暂迁移到长毛象(Mastodon)。在长毛象上,我们可以申请自己的子域,并通过一些开发者工具自定义实例来实现一些订阅功能。我们仿佛重新获取了部分的自由,但整体效果好像仍然差强人意,我们只能订阅好友的广播,而不能像豆瓣上那样融合更多样的多媒体交流。而长毛象的子域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重复豆瓣上的噩梦。

美丽新世界
当我真正开始接触到去中心化这个概念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好性感!” 我仿佛重新感受到了一种略带暴力的原始美感,似乎这里是一座新的伊甸园。Web3.0是一套具有包容性的协议,虽然在Web3.0 人们还是会继续沿用例如 TTP、AJAX、MySQL传统的技术协议框架,但基于完全不同的开放共享式的理念以及链上数据存储模式,Web3.0 代表着一种创造应用程序的全新途径。
以太网联合创始人Gavin Wood:Web3.0就好比一种能够执行的《大宪章》(Magna Carta),属于“个人抵抗暴君恣意行使公权力之自由的基石”(译注:英国法官邓宁男爵(Baron Denning)对大宪章的评论。
RSS3正是一个基于Web 3.0理念,受传统rss协议启发的下一代 feed 标准。
“RSS3精心策划的激励方案,鼓励所有网络参与者为网络的发展做出贡献。该方案有可能实现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的网络,即在现有解决方案的所有优点之外,还具有灵活性、效率和可扩展性。在 Natural Selection Labs 核心,我们坚信信息自由。任何组织或当局都不得禁止人们自由行使创造、储存和分发其信息的权利。”

最新被RSS3团队重构的Cheers可以帮助你在Web3中重新做回你自己。Cheers产品的定义是让你在Web3世界中拥有一张属于你自己的名片,借助这张名片,你可以轻松展示你去过哪里(元宇宙),你收藏了哪些宝贝,你正在玩什么游戏等等。目前Cheers还属于beta阶段,但我们已经可以在Cheers的页面看到各种集成于一体的Web3与Web2的feed。
在Cheers的右边,如果我们开启Web3 Only的按钮,那这一栏将会展示我们所有在Mirror上发表过的文章。在这里,我可以展望很多关于Web3.0社交图谱的未来。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基于去中心化数据协议的社交软件下,我们可以畅想重建文艺复兴,也许这个命题过于宏大,但至少,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地方,我们才能够真正有勇气将此刻作为起点,重新找回自由分享书影音,自由讨论各种时事议题,而不用被奥威尔式的噩梦折磨,整日躲避房间里的大象的自由。